这边的人都这么做。妇人满面笑容,酸***的,光是汤都能吃一碗饭,是穷苦人家的办法。
好手艺。
可不敢……
主人家房屋不多,只腾出了一间。
宋游要和老先生睡一间房。
还好可以打个地铺。
出门在外,这是避免不了的事。
也不可以太过娇气矫情。
可这种事说来奇妙——
起初心里虽然接受,并无抵触,可多少也觉得有些不美,毕竟不如单间。但当进了屋子,一躺下来,便又很快觉得没有什么不同之处。即使老先生晚上呼噜打得震天响,可也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罢了,甚至一点小事都谈不上。细细回想,和没进屋时的感受完全不同。
这样的事还并不少——
必须要你到了它的当前,你才能看清它,才能知晓对它的真正感受。
可这种事又如何是能想明白的?又如何是能从别处学到的?却是必须得自己亲身体验了,才能有所感悟,才能逐渐明悟。
….
细想也有妙处。
……
次日清早。
宋游醒得不早,正好赶上早饭。
虽是早饭,主人家也竭力准备得丰盛,又煮了鱼,切了腊肉,油滋滋的。
山里的百姓才不管什么油不油腻,都是平常少有吃到的好东西,哪有油腻一说,只把能拿出来的都拿出来了,只希望能给人吃好。
宋游道了声谢,便开吃了。
昨晚的老先生也还在。
老先生倒是主动和他搭了话:小先生可是要去平州的云顶山上寻仙?
老先生听过?
听人说过。老先生虽然是在饭桌上,但说话时都会停下筷子清空嘴里东西,听人说那上面有神仙,每年都有很多人去山上找,有些在朝里当大官的人也都去哩。
有找着的吗?
要有缘才得行。
我也是慕名去看看。宋游顿了一下,听说云顶山的风景也不错。
高得很哩!
一天能爬上去吗?
我没爬过。
老先生倒是回答得老实,随即又说:不知道云顶山好不好爬,但我听说从这里去平州不太好走。
怎么说?
从这里过去,你肯定是走祥乐县进去是吧?老先生眼睛如豆,直盯着宋游。
嗯。
宋游其实并不知道前边是什么县。
主人家也插不上嘴,只在旁边听着,以此涨些见识。
只听老先生说:
从祥乐县进平州,那一段路难走得很,古时候打仗都不想走这条路,而且几百里都是山,全是山,少有人烟。老先生一顿,随即放低声音神神秘秘的对宋游说,我知道你是有真道行的,比小老儿我厉害得多,但是那一段路啊,小老儿听人说,妖精鬼怪多得很!你看啊,平常一条路久了没人走,不消半年巴茅野草就生满了,那边的路却一直不长,你说是谁在走?
多谢老先生……
老先生无疑是一片好心。
这年头确实有一些人有真道行,可有道行是一回事,不见得在这世上就横行无忌了。就算道行再高,也只意味着他们有走夜路的本钱,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走夜路。一条不好走的路,哪怕只是泥泞脏脚,也是惹人烦心的。
宋游不愿常走,不过偶尔走一下,却还是愿意试一试的。
这时又听老先生说:
还没请问小先生在哪处修行呢?
是晚辈失礼了。宋游放下筷子拱了拱手,在灵泉县阴阳山。
怕是仙家洞府。
谈不上,不敢当。
小先生那边……可也有出现过小儿丢魂的事情?
也曾听闻过。
那边也是靠叫魂吗?
……
宋游停下想了想——
逸州其实也叫魂,只是喊法不同,细节不同,本质上是同一个道理。
….
只是老先生特地这么一问,特地给自己说了去平州的路之后才问,显然并不是想知道自己那边是不是也有叫魂这个土方法。
这类民间先生其实并不修灵法,不会法术,解决此类事情全靠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知识,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领。可千万别嫌弃。这类本领自然比不得正统法术厉害,可好学易得,简单能用,也不知帮民间解决了多少事情,能称一句功德无量。
逮得了耗子的猫,才是好猫。
于是宋游认认真真的想了想。
在下见识不多,不过除了叫魂,倒确实听说过家乡有民间先生用另外的办法。
可方便说来一听?
不知此处可有小庙?山野闲神的不算,要朝廷正儿八经封过的。
他们村没有,我们村也没有。
县里有么?
县里有道观佛
第70章 贫苦百姓不养闲神(+4)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